Tag - view觀點

與孩子閒聊

晚餐後,兒子和我盤腿坐在沙發上,一貫閒聊。這次我們從他的幾個小煩惱、美國有沒有可能出現第一位女總統、若可以時空旅行他會看到什麼樣的嬰孩自己,到媒體的誇大不實。剛看了柴靜《穹頂之下》與舊片《第五元素》的我們,也談到未來世界全是水泥鋼筋,無花無樹,談到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孩子說:「我覺得人類是地球上最糟的一種生物,互相殘殺,亂墾亂伐,你知道,樹是有生命的….。」我安靜地聽著,偶爾提出疑問,試著給他不同的角度(也有很多人為世界做著各種善事:不顧自身安危在非洲濟世的醫生、出入戰地報導中東或ISIS的記者、為保護環境努力的團體,當我說到動物如鯊魚保育時,兒子說:「沒錯,但,也是人類先大量捕殺,使牠們幾近絕跡…」)夜漸深,柔和的燈光映著一個青少年的清楚身影—對世界與生命提出各種疑問,發展著自己的思路,也讓我想起純真而滿腔熱情的年少時光。

天氣很慢很慢地,但還是暖了起來,下午去散步,到處是雪融的痕跡,濕浸的地面,深雪裡終於探頭的孤枝、落葉、小球、空瓶…。經過一個酷冬多場的暴風雪,斷傾的郵箱、垂頭的樹叢、積雪沈重的屋頂…,陽光下百廢待興。剷雪車與海鹽不斷反覆摧殘侵蝕下,地面上更是刻痕歷歷,傷痕累累,所有的傷害與疼痛,大地都默默地承受了,沒有抱怨沒有抗議。走著走著,不免想到那句常聽的問句:我們留給子孫的將會是個什麼樣的世界?而如果不想當一個滿嘴藉口的父母,我們如何對孩子解釋人類為了生存和私利所做的一切?

台階?

battle ship lego

幾個男孩在家裡玩,一邊吃點心一邊聊天,說電動遊戲,說女生,說到前一陣子紅透的「江南Style」,
「我們不唱他的歌了,他不喜歡美國,他們韓國人要跟我們打仗….。」 平日一旁關照,逐漸不介入小孩玩耍的我,坐下來跟他們聊了一下時事。

朝鮮半島情勢當然也是此間媒體的熱門談話題目,電台裡,被問到美國有何舒緩解決的對策,一位官員說,長遠之計是教育北韓人民,而當務之急,則是找出「台階」給已對民眾放話的北韓領袖下….。

我們談的是攸關千百萬生命的戰爭,還是一個男人的面子問題?小兒的無知,政治的荒謬,著實教人錯愕。

看台灣學生英文作業有感

幫台灣家裡的大學生看英文作業,看得實在有點感觸。

第一是:現在台灣小孩的英文真的這麼強嗎,要不然這麼難的作業,怎麼應付?

第二是:這些內容,即使每天講英文的我都很少用了,台灣學生真的用得到的機會有多大?對他們究竟有什麼用處?

想起大學時學新聞英文,老師大概是從「時代雜誌」或「華盛頓郵報」印出一些文章讓我們翻譯,不管是APEC經濟新聞,或美國大選政治新聞,一大堆單字查得要死,就算全部查完了,還是不懂報導在說什麼。重點是,後來全部忘光光。 

然後我現在看到兒子講英文,八歲的他用的字彙比我靈活艱深(若以當年的托福字彙程度來說,很多都是五百五十分以上的字彙)但在他心中字彙是不分難易等級,不是死背來的,就是聽到讀到了,在碰到最貼切的情況或感覺時,自然地把它用出來了,跟我們學中文一樣。

想說的是,除非是英文主修,或從小長在英文環境極優秀的小孩,否則,對於沒有同等英文學習環境的學生,與其為了表現老師多高竿,給學生一些遠超過他們程度的作業,讓他們熬夜哭泣,勉強拼湊交差,其實卻什麼也沒學到,不如稍微瞭解一下學生真正的能力,給一些生動有趣點的題材,就算內容沒有國外大學生的程度也沒關係,至少不要活生生扼殺了這些年輕人對英文的興趣啊。

親愛的,加油,不要放棄歐~

成長型思維模式—校長的開學致辭

八月底是兒子學校的Open House,一年一度家長集合,聽校方介紹新教職員、新年度的教學計劃等等;因為兒子已經上三年級,我和先生原本想晚一點再到,跳過重複的開學典禮,等到後來再直接去看兒子的教室,見導師。但因為記錯時間,到了學校時,Open House才剛開始,我們決定再次坐在禮堂裡,參加整個儀式。誰知道,卻因此聽到校長一場讓人頗受益的演說。

校長說,暑假裡他讀了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的著作《思維模式:成功的新心理學》(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覺得對學生會很有幫助,決定跟在場的老師家長分享。

很多人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相信「一個人的素質是一成不變的。你要嘛天生聰明,要嘛就不聰明。假如你失敗了,那就證明了你不夠聰明」,這也是為什麼,當那樣思維的小孩一遭遇失敗,就無法接受現實了,因為失敗剛好提醒了他們,他們笨透了(自己那麼容易感到困惑,自己的記性那麼不好….)。這樣的思考模式嚴重限制一個人的潛能發展與成功的可能性,Dweck教授鼓勵人們改變,並訓練出一種「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以取代。

我把校長那天的演說和後來閱讀的重點節錄如下:

Read More

兩個男孩

這幾天,兩個男孩的故事縈繞在我的腦海。

新聞網站大肆報導著華裔設計師吳季剛(Jason Wu)返台參加哥哥的婚禮。這位因其所設計的禮服受到美國第一夫人青睞,在競爭激烈的紐約設計界闖下一片天的年輕設計師,一如在許多在國外出名、出身台灣的人,被媒體喻為台灣之光。

讀到這位設計師的成長背景,很難忽略那位在他背後支持的母親。當吳母談到兒子五歲就跟她說,長大要當一個designer,她如何看到兒子在台灣教育下的不快樂,帶他出國尋找更適合的就學環境。吳母沒有像許多觀念傳統閉塞的父母抑制男孩玩洋娃娃的興趣,反而協助兒子,讓他的才華得以盡情發揮。平順的表面下,相信吳季剛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也有許多不為人知、被外在質疑的辛酸和困難,但從這位理著光頭,笑容靦腆,形容自己是“住在年輕身體裏的老靈魂”的一流設計師身上,你可以感受到他的專業,對自創品牌的信心,以及對設計的熱情。

Read More

All Materials and Photos Copyright © 2015 unless otherwise no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