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death 死亡

永不消失的最後一口氣——讀《When Breath Becomes Air 》

breath becomes air

英文閱讀上,今年我想以一本文學接著一本非文學的方式,接觸不同題材的新書。選書的方式跟以往相似:喜歡的作家不錯過,透過書評書介,親友推薦,先試閱感興趣的,讀得進後再下載或訂購全書。幸運地,一月至今,讀過的幾本新書都很精彩。

讀完《When Breath Becomes Air 》,放下書,情緒飽滿,先生正好打電話來,聽出我的鼻音:「你感冒了嗎?」

講完電話,外面雖兩度C,我還是決定出去散步,讓自己沈澱一下。

這是一本讓人流淚卻又充滿希望的回憶錄。

第一章第一句:

「我翻著電腦掃描的片子,診斷很明顯:肺部鋪著無數的腫瘤,脊椎變形,肝臟一大片都被遮住了,癌,遍佈。那是我神經外科住院醫生訓練的最後一年,過去六年以來,我看過不少這樣的片子,對於這樣的病人有效的治療極罕,而這些電腦掃描不同之處在於:它們是我的。」

自述者是時年三十六歲的神經外科醫生Paul Kalanithi,剛完成長期而嚴格的醫療訓練,人生來到最豐收的巔峰處,卻發現自己得了肺癌第四期,從此人生逆轉,走向最後一段旅程。

回憶錄的上半部,印度後裔的Kalanithi描寫重視教育的父母如何決定從東部搬到亞歷桑那州,沙漠生活的青年期,對文學、語言、哲學與人生意義的熱情與思索,進入史丹佛大學拿下英文與人類生物雙學位後,至劍橋大學繼續進修,他的碩士論文主題,研究的是對生理與精神關係同樣滿懷興趣的詩人惠特曼。不斷探索著:人類用來表達生活經驗、愛、飢餓與熱情等等的語言,跟神經元、消化道和心跳有什麼樣的關聯?生理學、道德、文學和哲學的交集在哪裡?然而,與一位醫學院老師討論後,Kalanithi發現在文學裡研究神經科學的侷限,決定改念醫學,主攻神經外科。

經常二、三十個小時連續無休的手術與看診,第一次動刀的緊張,清除一顆惡性腫瘤的快感,第一個病人死去的憤怒⋯⋯,六年密集嚴格的訓練,Kalanithi期許把自己準備成一位最優秀的神經外科醫生:「技術優異是必備的道德。」精湛技術之外,他不忘檢視作為一個醫生的專業、人性與道德:只要毫釐失誤,刀下的腦部手術病人可能從此癱瘓或失去語言能力,某種程度,外科醫師如上帝。他省思:每一疊厚重的病歷代表著一個人的病史與生命史,但動刀前,忙碌異常的醫生有多少人仔細地把病歷閱過?他想著:如何人性而科學地跟家屬解釋病人病情,宣告存活率?他質疑:(當病人說:「我的醫生說我剩六個月壽命..」)那些給確切數字的醫生以為自己是誰?是誰教他們統計學的?他擔心自己變成托爾斯泰筆下那種刻板醫生:「斤斤計較空洞的形式主義,專注於機械性地治療疾病,完全錯失人性的意義(「一群醫生進來探視她(托氏筆下女病人),法語德語拉丁術語滿天飛,互相指責,開一大堆藥,卻根本不知道她得了什麼病…」)

第四年訓練時,Kalanithi醫生看到很多同學轉行到比較不那麼辛苦的領域(放射科或皮膚科),可以有比較人性的工作時數,薪水比較高,壓力比較小。他留下了:「我從來沒有懷疑過,為什麼選擇這份工作,它值不值得。保護生命——不只是生命還有一個人的身份(靈魂)是神聖的。「我最高的理想不是解救生命–每個人終究都會死;而是引導病人或他的家屬去了解死亡或某種疾病。Kalanithi醫生的努力與研究獲得該領域最高獎譽,他的老師對他說:「(只要你願意去)全美任何醫療或研究機構任你挑。」

就在這時,這位專業、投入、自省、深思、無疑可以拯救許許多多人生命的優秀醫生,人生卻被肺癌扼然中止。

這也是書的後半部,Kalanithi醫生詳細描寫他的病情、治療過程與面對死亡。

身為醫療人員,科學訓練之下,他沒有一般病人的否認或憤恨期,沒有問「為什麼罹癌的是我?」(百分之二十的肺癌跟吸菸無關也不確定病因)了解自己的病況後,他立即投入治療,正面與癌症交手。然而,無論對疾病多熟悉,受過多紮實的醫療訓練,生病的許多真實面向要直到自己成為病人後,才具體起來。Kalanithi醫生才發現,化療後「東西吃起來都像摻了鹽」,攻擊癌細胞的化學物同時吞噬掉人的精神體力,他贏弱得甚至舉不起一只空玻璃杯。遑論垂手可得的新職位:主持有百萬基金的實驗室,六倍的薪水,湖邊美麗的房子….,在死神面前,一切都成幻影。

一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年,Kalanithi醫生持續工作,即使最後坐在輪椅上,化療中,他與分秒有限的時間和體能奮爭,持續寫這本書,希望以醫生兼病人的身份,幫助其他患者了解肺癌這個疾病及其治療過程,最重要的:「去面對死亡,檢視,並接受它。」這期間他與內科醫生妻子決定生孩子,當太太問他:「到時得跟孩子道別不是會讓你的死更痛苦嗎?」他答:「如果那樣不是很棒嗎….」他與妻子皆認同:「生命不是在於避免受苦,而在於創造意義。」

充滿文學涵養的筆觸與科學真實的書寫,這本書沒有歌頌英雄,Kalanithi醫生甚至毫不掩飾自己那些軟弱的時刻:第一次發現自己得了末期癌症;重病所迫,最後一次執行鍾愛的外科手術,走出醫院時…,他哭了。他是一位醫生,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病人。當癌細胞轉移到大腦,身為一個神經科醫生,他太清楚大腦被侵壞後,作為人卻無法思考表達之(無)意義,三十七歲的他決定:不插管不裝呼吸器,安寧照顧。當那一刻到來,他安詳地跟妻子說:「我準備好了。」

罹末期癌症,「足以稱上悲劇,卻也是可以想像的。」Kalanithi醫生對友人如此說。

生命的意義何在?既然人到頭不免一死,又何必努力?對此大哉問,Kalanithi醫生說「是的,牌已注定,你會輸,你的手氣或判斷會出錯,但你還是得努力去贏…你永遠不可能達到完美,但你知道可以朝著那一條漸進線不斷奮鬥…。」

幾乎是一口氣讀完這本書,不記得上次是什麼時候,有一本書令人如此震動,閱讀之間與讀後都忍不住跟家人與身旁好友分享。看完Kalanithi醫生臨終的影片:醫院走道裡的年輕身影,與妻子年輕充滿活力的合照,逗戲胸上即將永別的女兒,虛弱地躺在老父的腿上⋯⋯;我的淚又簌簌而下。希望中文版很快問市。

詳細書訊:When Breath Becomes Air

如勇者般活一次—讀”The Fault in Our Stars”

The Fault in Our Stars”The Fault in Our Stars”(暫驛《命運的錯》)是一則關於兩個罹癌年輕人面對死亡的愛情故事。週五開始讀,整個週末一頁接一頁,讓人又哭又笑,到了週日晚上,陪兒子讀完他的書,他入眠了,我竟忘了離開他房間,一口氣把這本讀完。捻燈離開他臥室時,就像有塊石頭壓在心上,久久無法釋懷,好好看的小說啊!

我們能永遠被愛?永遠被記憶嗎?時時刻刻在死神的陰影下過日是什麼樣的心情?是什麼樣的生命?這不是典型的抗癌書–那種描寫主人翁如何英勇戰癌的勵志書,而是寫一對在死亡威脅下,無所遁逃的青少年,如何承受著癌症末期劇烈痛處的同時,學習去愛,去忠於熱情,去對抗癌症這頑強的對手。它讓人思考許多殘酷而深刻的生死面相。

Read More

All Materials and Photos Copyright © 2015 unless otherwise no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