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books書

哈利波特和海特曼夫婦的夏天

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集原始封面

(前言:寫這篇文章時,哈利波特的熱潮正在英美漫延,台灣及很多國家都還不認識這群小魔法師。一九九七年夏末本文在中央副刊刊出,應該是台灣第一篇介紹哈利波特的文章。)

———————————————————————————————–

夏天時,海特曼夫婦和及英美千萬名家庭一起投入一股叫「哈利波特」的熱潮。

十三歲的哈利是英國作家J.K羅林(J.K Rowling)筆下的小巫師。至目前為止,羅林以哈利和朋友在魔術學校的冒險故事為題,一口氣出了三本書,席捲英美各類最佳童書獎的同時,也成為紐約時報和亞馬遜網路書店的熱門排行。

到處都在談著哈利波特。學校老師說,課堂理只要開始唸羅林的書,再怎麼吵的教室也馬上變得鴉雀無聞。在家裏,年輕的美國父母搶著為睡前的孩子唸哈利波特的故事。一個十一歲的女孩call-in公共電台談話節目說:「羅林的故事好像是一部設計好的局,一讀,它就把你抓了進去。」小女孩發音清晰,用詞精確,顯現閱讀豐富,主持人讚她「speak beautifully」。

不知道這些家庭是怎麼開始成為哈利迷。在有四隻貓,一隻狗,沒有小孩的海家,事情的開始是這樣的:

Read More

打破教養的迷思—讀《NurtureShock: New Thinking About Children》

關於孩子的新思考

有了孩子後,我讀過不少、也持續不斷地在閱讀親子教養的書,《NurtureShock》是我最近讀過最有意思的一本。這本書以紮實的新近研究結果為基礎,檢驗了傳統的一些教養迷思甚至迷信,提供讀者全新的角度去認識現代孩童的發育,去思考教養這件事。

讚美的反作用

讚美,誰不愛被鼓勵讚美,誰不愛聽好話;但你可知道,讚美對孩子卻有反作用?這本書從第一章開始就吸引了我。從沒有看過像美國父母這麼熱衷於讚美小孩;不管走到那裡–從家裡、學校到遊樂場;從剛會拍手的小baby到魁梧的高中生,「You are smart! You are great! Excellent! Good job!(你真聰明!你真棒!)…」無所不在的讚美,就像這個國家氾濫的甜食一樣。問題是,糖吃多了對身體不好,過度不切實際的讚美則可能種下更嚴重的後果。根據書中所舉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當大人讚美小孩聰明,這種他無法掌控的特質,而非努力的過程,長久下來造就的是許多自我感覺良好,但實際競爭力軟弱的小孩。因為被稱讚慣了,這些下一代一旦碰到難題,一感覺到有失敗的可能,通常的反應是退縮,或逃避不去碰,「不做就不會失敗」,聰明的形象就不會被戳破。而且這些孩子就算嘗試了,一旦輸了也常輸不起,面對失敗的能力薄弱。

Read More

黃昏之歌–讀Olive Kitteridge

站在不同的時間點上看人生,會看到完全不同的光景。從小孩的位置往前看,未來又長又遠,有無限的可能性。以平視的角度環視當下,生活或憂或喜或走向痲痹。或者也可以倒退幾步,回到某一個交叉點上,重新選擇:「如果這時選走這條路,而不走那條路,人生是否完全改觀?」

所有看人生的點,我最著迷的一直是站在生命盡頭,由後往前看。

很小的時候,我常倚在祖母和嬸婆旁,聽她們一邊忙著手裡的活兒,一邊談她們貧困天真的少女時期。

我喜歡聽五、六十歲的女性朋友,談他們如何調適兒女高飛後空巢的日子——當義工、參加讀書會或俱樂部、處理複雜糾纏的離婚,發現相處大半輩子的枕邊人一夕間變成陌生人。

每 當婆婆說起失婚的朋友如何搬到佛羅里達,如何一周只能和單身老男士晚餐一次:「我的朋友相信那男人一定還有其他的女朋友。和女人不同,只要有錢,男人老了 還是很搶手。」很難想像她口中描訴的是一群七、八十歲的男女。他們在生命尾端依然和年輕人沒兩樣的情感糾紛和憂愁歡愉,總聽得我津津有味。

這份對老年的心情和狀態的好奇,很像看一本小說,破不急待想翻到最後幾頁,知道結局是什麼。

Olive Kitteridge滿足了我對老年生活與心情的許多想像。

Read More

好賊

 

 

 

 

 

 

 

 

沒有人會這樣在乎我,
沒有人曾這樣在乎過我,
現在我們找到了彼此,
我們從一開始就找到了彼此……

仁恩沒有左手掌。住在孤兒院的他,看著別的孤兒有的被領養,有的被抓去當兵,但他心中始終想像著外面的世界:到底是誰在他嬰兒時期就砍斷了他的左手掌?他的爸媽是誰? Read More

一個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實日記

二零零八年底接下這本書之前,出版社很客氣地給了我三本書選,我最後選擇了這本,除了被作者逗趣的筆風吸引外,我也想在這個困難的年代,給自己也給讀者譯一點鼓勵的東西。

《一個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實日記》的主角是一位愛畫圖、叫阿諾的印第安男孩。阿諾天生外型滑稽,視力不良,又有口吃,而且家裡很窮,父母姊姊都是社會的失敗者。阿諾唯一的希望是離開悲慘的印第安部落,進入全是白人的中學就讀,而前面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

本書作者薛曼‧亞歷斯(Sherman Alexie 1966-)本身是位詩人,他用輕鬆戲謔的筆調,描寫阿諾不卑不亢,樂觀面對生命的逆境。整本書輕鬆易讀,加上幽默的插畫,翻譯起來很愉快。我每天送了小 孩上學後,給自己泡杯咖啡,就迫不及待地坐在窗前書桌前,探訪阿諾好笑又讓人心酸的年輕生命。

書譯完後,出版社用心地校對編企,除了訪問作者,徵求專家閱讀推薦,製作詳盡的內容介紹,並且舉辦了讀者試讀活動,以探測市場的未來反應。欣慰的 是,試讀者傳來各種佳評,包括了:故事絕妙、戲謔有趣、一開始讀就停不下..;表達了對這本書的喜愛。對我個人而言,大哥試讀兩章後寫信來說:「妳流暢的 譯文與麻利的節奏給我驚喜不斷,而作者”超真實”的描述功夫卻讓我揪着的心又歡又酸..。」是我最大的鼓勵。

我給大哥回信:不管時機再壞,命運再多舛,我衷心希望我們永遠都能抱持著勇氣和信心。

一如阿諾這位勇敢的“兼差“(書原名“The Absolutely True Diary of a Part-Time Indian“)印第安人。

《一個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實日記》將於三月二日正式上市。這裡是一些相關的書訊:

http://www.books.com.tw/exep/activity/activity.php?id=0000017738&sid=0000017738&page=1

中時開卷版試讀:
http://blog.chinatimes.com/openbook/archive/2009/02/24/378837.html

博客來網頁: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7289

All Materials and Photos Copyright © 2015 unless otherwise no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