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的搖滾世界

小猴喜歡另類搖滾。

他對這些音樂的認識通常是偶然地。很多時候,或在家或在車裡,只要聽到我們或收音機裡播放的某首歌,感覺對了,他馬上興趣地追問。高中玩樂團的先生就幫他把歌找出來,順便針對樂風,過濾後再多介紹幾個團;慢慢地,U2、Radiohead、Styx、Creed、Queen、Led Zeppelin、Nirvana、Rush、Yes….,八〇、九〇以及目前流行的,全被加進來,孩子的playlist也越來越長。

這是他「目前」最喜歡的歌曲和樂團:

1. “House of the Rising Sun” by Muse
2. “Panic Switch” by Silversun Pickups
3. “Uprising” by Muse
4. “Enter Sandman” by Metallica
5. “Vertigo” by U2
6. “Hella Good” by No Doubt
7. “We will rock you” by Queen
8. “Mr. Roboto” by Styx
9. “Weathered” by Creed
10. “Zombie” by The Cranberries
11. “Lithium” by Nirvana
12. “Supermassive black hole” by Muse
13. “Tom Sawyer” by Rush
14. “My Sacrifice” by Creed
15. “It’s my life” by bon jovi

無疑地,英國另類搖滾樂團Muse是他最愛的一個團。從「Uprising」 開始,這支樂風融合前衛搖滾、重金屬、古典音樂與電音的樂團,以其強烈的節奏,迷離超世紀色彩的樂風吸引住孩子。當他一聽到Muse改編自Animals的「House of the Rising Sun」(日昇之屋),馬上被開場那震人心肺的快速鼓聲給迷住。他以宇宙空間來形容對這些歌的喜歡程度:對「曰昇之屋」的喜愛,程度就跟「銀河一樣大」;Panic Switch 像整個佛羅里達州那麼大;Enter Sandman則像麻州本地。

從小是個對音樂感覺敏銳的小孩;幾乎很小時,他就從我「精心準備」的一堆「一閃一閃亮晶晶」之類的兒歌中「自行畢業」;兩、三歲的他喜歡的是「歐,蘇珊娜」、「I’ve Been Working on the Railroad」那種有故事性的歌曲;常看到他亂敲著琴鍵、拉開嗓門高唱:「I came from Alabama, with a banjo on my knee,….」一付彈著班卓琴走天涯的樣子。隨著年紀,孩子雖然跟我聽巴哈、莫扎特、蕭邦、貝多芬(當母親的古典夢^^)….;也一起聽數不盡的陳綺真、伍佰、張懸….;然而,一轉眼間,孩子從兒歌一下子跳到「They might be giant」那種專門寫歌給小孩子的現代樂團,再跳到「The Plan White T’s」、「Jason Mraz」、「Train」等流行樂團;最後,他還是從另類搖滾中獲得最大的共鳴。「Mom, no “Justin Bieber” please.」(呼!!)

曾經也會對先生嘀咕:「我們是不是可怕的父母,給孩子聽這麼『成人』的東西?」(歐,不,他不知道「日昇之屋」是一個關於十八世紀的妓院和賭徒的故事,他以為那是一座從日出裡升起、好酷的房子….)還好,我們早放棄當「傳統」或「完美」的父母(^^)。認真地想:跟大人一樣,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全憑直覺(除非受過專業訓練,以理論分析後來選擇音樂,否則,大人聽音樂的習慣其實是一樣的),小孩對歌詞內容的感受,跟成人有天壤之別,只能以他有限的人生經歷以理解。一首歌會吸引孩子,很單純地,是因為他從音樂中得到共鳴和情感的抒發。當我仔細留意這些歌,它們都有一定的深度和厚度,很多樂團都有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音樂素質。況且,如果一個七歲的孩子聽了搖滾樂就變壞,那麼,出問題的是父母的教養,跟音樂本身無關。

「Can we cruise around a bit?」外出晚餐後回家,當孩子要求我們車子繼續在小鎮裡繞行,好讓他把心愛的歌曲聽完;當我們自己在家時,將喇叭開得震天響,隨著No Doubt的「Hella Good」盡情跳舞…..,看著他開懷投入,以自己的感受去感受,我開始看到一種獨立自主、清楚自己喜歡什麼的少年神態;我依然清楚地聽到彼此一致的心跳。搖滾!

 

 

All Materials and Photos Copyright © 2015 unless otherwise no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