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 2015

十一月的靜默


maple leaves

天氣越來越冷了,早晚的空氣都是冰的,大地進入枯芒冬眠之際,也是張燈歡慶的開始。

日子因為寒冷而益顯靜默,也因年關愈近而熱絡。又一年花開葉離,唯贅言浮語所需越來越不多。

十一月的冬,暫別的庭院,絳紫的菊,霜凍的楓,如此依偎殘留,如此堅持忘我。

November mums and maple leaves.

mums

maple leaves ground

童年是一件美麗的事

isaac flowers

 

“Childhood is a beautiful thing. Your job is to guide your kids through it. You should be proud that you’re contributing a bit to his future and try to enjoy it.” – Isaac

「童年是一件美麗的事,你(父母)的責任是引導孩子走過那一段。你應該為自己能對他的未來略有貢獻感到驕傲,且去享受那個過程。」–海奕

(摸一摸嗅一嗅,對花很溫柔。攝於兩歲三個月)

烹飪課101


IMG_1707

「謝謝你教我煮許多美味的食物,我學到很多…」烹飪課告一段落了,離開上課的大廚房前,我走到老師主廚丹尼身旁致謝道別,兩人握手相約,下一期,或更快地,在他的餐廳見。

過去兩個月,我和近十位同學跟主廚丹尼學做義大利菜,從各式醬汁、披薩、義式麵疙瘩、代表性的家常菜、提拉米蘇..,到最後一堂的解剁赤裸全雞。三個小時的煎炒烤炸熬,把那充滿不鏽鋼廚具的工業式大廚房炒得煙熱火烘,熱鬧滾滾。更多的是,見到一位資深主廚對烹煮的投入與熱情。

打從第一堂課,丹尼上課前一定先採購充足的食材,準備齊全的配料、油醬調味料,包括磨刀具在內的各種廚具,甚至隨身攜帶一整袋乾淨的抹布。開火熱爐切菜桿麵時,他總說:「我多做些,你們還可以帶點回家。」人真是不能被寵,大家很快地食髓知味,之後每堂課都會記得帶幾個空保鮮盒或塑膠袋,有得吃,有得拿,甚至把現熬的大鍋高湯和醬汁全打包,毫不浪費所有剛出鍋爐的真材實料。

雖是烹飪課,大多時候丹尼一手包辦做菜和解說,我們在旁邊探頭探尾,聞香觀看,做筆記,問問題,拿手機拍照或錄影。有幾堂課,他甚至自帶實習的年輕學生來清洗大量的鍋碗瓢盤和混亂廚房;而我們就像尊貴的客人般,等著每道餐香熱出鍋,嘖嘖試吃,然後擦擦嘴回家(當然不忘提著剩下的熱菜),說起來都有點拍謝。可,主廚似乎毫不為意,只見他手握大鍋,持大鏟,三、四個爐火同時奔騰熱滾,一邊解說步驟,一邊手不停地拌炒,噴火甩鍋,接著,舀一匙高湯,捻一把蒜頭,丟一坨奶油,灑一些鹽,散一點胡椒,身材胖碩卻如一位武藝高強的大俠,一轉身ㄧ移步,爐台與料理台之間靈巧移動,游刃自如。每道菜做起來彷彿易如反掌,上桌後又好吃得教人讚不絕口。這位一星期有六天在自家忙碌義式餐廳掌廚的資深廚師,上課時一定換上乾淨的黑或白廚師制服,仔細地綁上頭巾,十五分鐘可以端出十幾人份的義式獵人燉雞Chicken Cacciatore,抹平奶油蛋糕時,一絲不苟毫不馬虎。值得一提的,我們繳的學費,拿去買菜買肉買麵買油後,進丹尼的口袋的其實寥寥可數,他如此樂在其中,除了一股對烹煮與教學的熱勁,實難找到其他解釋。

IMG_1592

切切煮煮、火候訣竅、食物的故事與起源種種之外,丹尼還教我們辨識相似的乳酪不同的密度,如何把鮮奶油打得綿潤、倒吊時附著不脫鍋(此技總贏得滿堂彩)。他歡迎各種問題,不管多蠢多高深,且不厭重複重點。上了他的課後,你很難不熟記這幾項「丹尼的提醒」:

開始動手前,先把一切準備就緒,別等肉下鍋了才來切菜,湯滾了才找不到調味料,搞得手忙腳亂忘東忘西地。

不准用罐裝已剝皮的蒜頭,不要用乾羅勒或巴西利,新鮮,一定要用新鮮的。別用料酒,讓真的酒香淋漓揮發。

煎炸煮肉的油一定要夠熱(教我們怎麼判斷夠熱否),油不熱,肉就成了吸油的漬油布,yucky!

刀要利,一把好的主廚刀是廚房最值得投資的工具之一。

調味料循序漸進慢慢地加,太淡可以補,太鹹就來不及了。

切記,用乾的抹布拿出熱鍋,若用濕的布蒸氣一導熱會燙傷手。

邊煮邊收拾,隨手擦拭檯面保持乾淨。

烹飪完全視個人口味,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聽起來都是簡單的道理,卻都那麼實際。

IMG_1612

當我們終於有機會下海動手,卻把最簡單的披薩做得步驟錯亂,導致起司橫流久烤不脆,或醬汁貧缺,乾得叫人沒胃口。或是,做馬鈴薯麵疙瘩時,麵粉滿天滿地飛,形狀醜不拉嘰。丹尼看了歎氣搖頭:「剛剛是怎麼教的,你們真叫我失望啊!」而當他知道我們特別跑遠路去買他建議的食材或廚具,看到我拍的家庭功課照片時,則難掩開心地:「This makes me very happy!」一位女學生說:「嘿,丹尼,我帶多的食物去給我婆婆吃,她要我跟你說:她愛你!」主廚抿嘴笑了,沒看錯的話,這位手臂滿是刺青的義大利裔男子竟羞赧了起來。

與丹尼道別後,我給第一堂課起就很照顧人的退休小學老師卡蘿一個擁抱,和大多是上班族兼煮婦的同學們說再見。幾個星期來跟這群以義裔為主的中老年同學一起做菜一起品嚐一起洗鍋拖地,交換關於「義大利麵源自中國」知識,聽她們把「我媽媽以前是這麼熬醬汁,我祖母是這麼搓麵疙瘩…」掛在嘴邊。提起家裡退休的老公抱怨:「怎麼,今天又吃義大利菜?!」她們一致面不改色地:「我才不甩那老頭,做飯的是我,我愛義大利菜!」類似東方人的重家庭之外,還多了幾分直爽。

初冬深夜裡,走出安靜的職校大樓,雖不致於如藝成下山將闖江湖的氣盛得意,卻難掩一股被一位好師父領進門後的歡喜,一心想著回到我的廚房後,如何繼續試新菜,好好地煮下一頓飯。

IMG_1606

遺忘

IMG_8621Photo by Chiuying

秋光溫艷的午後,翻到九月秋初手記一枚。

—–

跟父親通電話,每年這個季節交際,他總會問:「樹葉都掉了?草都黃了嗎?」他記得有一年來訪,綠油油的青草地如何枯去,樹頭變得空空禿禿…。

如一塊巨大的橡皮擦拭過,父親的記憶正一點一滴地被抹去。

「早上吃什麼?」電話中我如常地問。

「吃…」他遲疑著,答不出來,摸索著本應該就在嘴邊或腦層上,一件不到一個小時前做過的事;然而,那個名詞卻已毫不留情地離他而去。

「麥片嗎?」我試著提供線索,引導他記憶。

「不是,不是麥片,是…」他努力著。

至少記得不是麥片,電話這頭,我繼續等著,等父親去用腦,去追索那個味道,甚至那個影子,去從漸遠處抓出那個字,然後把那個字帶到嘴邊,把那個字擠吐出來,那個該死的字。
「麻啦!」他終於迸出,或許是想到一個黑色濃稠的東西。 「芝麻,是芝麻糊!」我興奮地喊。

「對,對,早上吃麻糊。」可以聽出他鬆了一口氣。

「還吃了什麼呢?芝麻糊配什麼?」我是個為難人的女兒。

「配…」同樣的,他也忘了。 我們把剛剛的過程重複一遍,「配什麼?」我問。

「配…」他還是想不起來,但說:「是喝的,」很願意努力地。「是喝的歐,侒呢是牛奶?豆漿?還是米漿?」我連續問,試圖再給他一點線索。 「都不是,不是豆漿也不是牛奶,」他說。

「是什麼色的?」我改問;爸爸加油。

「什麼色歐…,就是那種一顆一顆的,」

「是果汁嗎?」我突然猜。

「是啦,是果汁,」他答:「是木瓜啦,木瓜去攪的,」

「歐是木瓜汁!」呼,父女如釋重負。

「嘜弄呷甜的,盡量呷卡有營養的,」我說,父親說好。近年來,他像個乖小孩越來越溫順,跟他說什麼他都說好。

近來,我們的交談幾乎都是這類的日常瑣事,而且範圍越來越小,話題越來越細,有時我們整通電話講的就是:早餐吃什麼?今天熱不熱?冷不冷?有沒有下雨?他得花越來越多的時間,在茫茫記憶海洋中,去摸索著一個最尋常不過的字眼,去苦索一道食物,一個數字,一個詞一個句,以回答一個遠方的女兒。

我也如常跟父親說自己的生活:小海放假了,在修房子,早晚冷了,開學了…。隨著他的記憶力越來越不穩,我越來越懷疑在他剩存的記憶裡,關於我的部分、關於這麼個遙遠、無法常見面的女兒,還剩下多少。我擔憂著,有一天,通話後,當我一如過去幾十年地大聲報上:「俺爸,是我,是阿妹!」電話那端的他,已完全不識得我是誰。我深深恐懼著,與父親再也無法如常對話。身不由己地,他一天天地忘了這世界,忘了我。他的記憶如秋天的落葉,一葉一頁地掉落,落地無聲,最終消失在時間的洪流裡。

然而,我也曾想過,如果失智會讓父親忘了與時間、數字、語言、與親人的關係,忘了生命中曾經的美好與愉悅,那是不是意味者,他也會忘卻痛苦與折磨,如果是這樣,忘了我或許不是那麼一件壞事;只是為什麼,每思及此,還是忍不住流淚呢。

永遠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裡–讀“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先後讀了奈及利亞作家Chimamanda Ngozi Adichie的“Americanah”,以及華裔作家伍綺詩的“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種族、膚色、中美聯姻、父母的期待⋯成為最近家裡的話題。尤其後者,因為內容的關係,餐桌上不免跟兒子聊了起來。

「這本書的故事發生在七、八零年代,大約就是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前後,有位家政老師的女兒,決定走跟母親以料理家事為主的生活完全不同的路,她努力唸書跟男同學競爭,夢想上醫學院日後當個醫生。當她如願讀上哈佛女子學院時,因為認識了一位華裔的年輕教授,很快結婚了,她也中斷學業,走入家庭,就跟她母親當年一樣。女孩雖一度努力回學校完成夢想,但因為再度懷孕而失敗,只好把夢想全寄託在聰穎的大女兒身上。而為了討母親歡心,聽話的女兒壓抑忍受,終於埋下了悲劇的種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大要說完,愛說教的我當然要問一下兒子。

「告訴我們,永遠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裡,你沒有義務幫別人完成夢想,即使對方是你至愛的父母…。」

當然,前面講的只是這本書的大概。父母來自香港、移民第二代的伍綺詩這本一炮而紅的的處女作,除了講父母假「為了你將來好」其實是自私的期望會壓死小孩,還有其他,包括那個年代白人小鎮裡,中美混婚的困境,所受的歧視,以及,人對「異同」的追求—我們要的是一個極度相異的對方以掙脫(或拓展)自己,還是一個相似的膚色與背景,以求熟悉與安全?

時代不同,加上東岸較深遠的文化歷史,幸運地,我所居住的小鎮,居民普遍友善有一定修養,書中那個年代那種小鎮的保守,對東方人車子丟石頭,混血小孩在學校格格不入等歧視現象已罕見。相反地,東方人聰明勤奮,類似「東方人數理基因強」、「亞洲父母教養有一套」、「哈佛名額都給你們這些優秀的東方子女給佔據了」等,成為新的東方移民印象之一。傳播無距的現代,年輕的美國一輩對中國強大稱奇好奇,對亞洲的熟悉度與興趣較以前有增無減。當世界局勢快速改變之下,美國這個民族的優越感不斷被挑戰,正進行著前所未有的改變。

當然,不時還是會碰到像那個在超市工作的中年白女人,不管你問她什麼,一定回「pardon me?」要你重複,對其他顧客則聽覺無誤。或者,對你像卡帶播放,每句話都放慢速度講的老人,讓你感覺他不僅懷疑你會不會講英文,也懷疑你的IQ。

而偶爾,也會被白目地問到類似:「聽說你們中國人什麼都吃?是真的嗎?」心情好時,微笑不語,當笑話,或解釋一下中國與台灣的不同。心情惡劣時,就毒舌地:「對啊,而且最愛吃白種美國人。」看對方笑容瞬間僵凍。

不論所處何地,作為一個少數民族或群體或個人本不容易。歧視是一種對自己文化或能力的高傲優越感,對其他人或文化的誤解或不解。更多時候,歧視是個人修養問題。種族歧視也從非白種人的專利,每種民族對生存條件較劣的外族,或多或少都有一種矛盾複雜的距離與心理。

即使是同族同文,我們要擺脫的還有成長環境、經濟條件、教育背景等不平。而種種之中,那個叫做「他人的期待」的重負,尤其是最親近的人的期待,有時,恐怕才是生命中最無法承受的親。

Americanah

All Materials and Photos Copyright © 2015 unless otherwise no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