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 Daily Love & Kindness

世界不欠你什麼

raindrops-leave

幾句自勉的話:

1. 別讓一點點外在的讚美擾亂心,終究還是得回到一個人,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下去。
2. 省視你的初心,為什麼寫?讀者的確很重要;但,別忘了對寫作那份最單純的喜好。

3. 很少作家可以全職,靠寫作維生,除非非常非常努力,或非常非常幸運。當個讀者也很好,閱讀之福。不論做什麼,把生活過好、家人照顧好,把自己照顧好,人生苦短。

4. 避免負面的人。沮喪時,出去走走,看看花草,看看悲苦人間,會讓你看到希望,找到生活的位置。

5. 別妄自菲薄。

6. 別怨天尤人。馬克吐溫:「世界不欠你什麼,它早你之前就在這兒了。」

圖:剛動完膝蓋小手術的先生,跛腳間,驚喜發現,清晨陽光下,枯葉上的剔透露珠。

 

 

讀梅.薩頓(May Sarton)隨筆

IMG_1809(五月的杜鵑與門口的天使
Photo by Chiuying)

這幾天都在讀詩人與小說家梅.薩頓(May Sarton)的海邊日記“The House by the Sea”。這是我讀的她的第二本日記,前一本“Journal of a Solitude”啟發撫慰我至深,珍愛的一本書,不斷拿出來翻閱。她極為個人的書寫雖然只會吸引某些特定的讀者,還是忍不住有機會便推薦給覺得會懂的人。Solitude一書寫她在新罕布夏鄉間Nelson的獨居生活,目前讀的這本,是五十歲的她買下緬因York海邊房子後的獨居札記。

海邊這棟房子座落在高坡上,面對大西洋。獨居的Sarton有一片需要拔草、種植與照顧的庭園,一隻隨自己高興進出的貓,還有一隻每晚睡在她腳下、早上定時喚醒她去散步、溫穩忠實的狗。規律出現的還有她的園丁以及Sarton不時會接來一起過節小住、年邁失智的多年女伴侶、詩人Judy Matlack。

跟上本書一樣,嚴格上說來,Sarton並非完全離群索居,孤寂生活;相反地,她不時外出演說授課,也有鄰居、友人,甚至讀者慕名登門造訪。但基本上,她過著一種單純而規律的生活作息,同時,透過園藝、閱讀、書寫和與文友書信往來,精神生活保持非常活躍與豐富。獨自在海邊老房子過日子,她得面對四季尤其嚴冬與現實生活的種種挑戰,最重要的是有許多時間與自己對話,正視與檢視獨處的挑戰和重要性,這是她的札記深深吸引我的原因之一。她說:“We have to dare to be ourselves, however frightening or strange that self may prove to be.” (我們必須勇於做自己,不管這個自己有多可怕或怪異..)。

雖然是日記,Sarton的書寫內容深具可讀性,她寫與年輕時在法國結識的英國作家伊麗莎白·鮑恩(Elizabeth Bowen)、赫胥黎夫婦( Julian and Juliette Huxley)等人的情誼,寫人性、愛、寂寞、自我懷疑、老年、自然與對許多社會議題的思考。極早出櫃的她有前衛自主的靈魂,卻毫不局限於女同志題材的書寫。她的文字敏感溫暖又睿智,是令人傾心的文風。今天讀到,她接到如母如姐妹的摯友Celine逝世的消息,寫她最後一次見到Celine,對方已嚴重失聽,「我坐在她腳前的小板凳,她傾前靠近,但還是聽不懂我在說什麼,自己也講的疲憊不堪。無法跟她溝通讓我感到很難過,太遲了!她看起來像一隻可憐悲哀的老猴子,但想活下去的力氣和意願還在⋯⋯」讀起來很驚心。

“All we can pray is not to outlive the self.” 我們能祈禱的是不要活超過自己,當那個行動自如、意識清楚的自己消失時,就是該走的時候,不要緊抓著殘留的那口氣,那絲想活卻已經身不由己的絕望。

然後就讀到楊絳逝世的新聞,活得淡泊勤實,走得了無牽掛,我們仨團圓了。這樣好。

純一的存在

IMG_0911 夏天來了,在戶外的時間漸多。先生去年修建的陽台如新,這兩天種了點花和番茄,點綴一下。清晨一打開落地窗,這片綠總如磁鐵般地把人吸引而去。

陽台下的鳥巢裡,小菲比長得很好,羽毛多了起來,越來越好看之外,脖子也可以挺直好一會兒,不斷地伸長脖子索食應該有助於訓練。

錄影記錄裡,鳥父母的作息極為規律。每晚日落後,母鳥七、八點就入巢呈就寢狀態,一直到了清晨五點多天亮之前,才開始離巢覓食。但是一整夜,只要一有聲響,母鳥就騷動,左右觀望,調整坐姿,看得出非常警醒。

早上六、七點餵食最頻繁,一個小時二、三十次,平均每兩分鐘一次,直到中午才稍微休息。到了下午又恢復來去不停地餵食。幾天觀察下來,發現鳥父母與雛鳥整天真的就只做這件事:餵養與被餵養。

如此專心一致地養育下一代,專心地長大,存在的意義極其單純。「動物只要健康、有足夠的東西吃,就滿足,人類照理說應該也是,但並不然,至少大多人類並非 如此。」讀著羅素的《幸福的征途》或《幸福之路》(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一開頭如此直指。

現代人不快樂的原因是什麼呢?最主要因為一種叫做「忌妒」的情緒。

善於忌妒的人是不可能得到快樂的,就像是一隻忌妒同類的羽色比自己漂亮的孔雀,就算有一天在忌妒心的驅使下,牠啄光了周遭其他孔雀的羽毛,使自己成為唯一擁有美麗外貌的鳥,牠也無法就此快樂;因為忌妒心總會再讓牠另燃憤怒與妒意。

根據羅素,唯一讓充滿忌妒心的人得到快樂的方法,就是「自信心」–珍惜並重視我們所擁有的,並有足夠的自信去向外界展示:這就是我,即使那些在你們眼中或許不足的地方,同樣也是屬於我的一部份。我是完整的,我是美好的,我就喜歡這樣子的我。

IMG_0910

分享前,請先徵求孩子同意

從海奕懂事以來,每當分享他的照片和訊息時,不管是在臉書或部落格上,甚至只是傳給他的祖父母看,我習慣先徵求兒子的同意。很難想像,有些父母能無拘無束、不管正負面地分享小孩的言行舉止或情緒,不知他們沒有想過:幾年之後,當孩子有閱讀、書寫和上網的能力,進入自覺性更高、更期待被尊重的青春期,也成了社媒的一份子時,發現自己曾被父母以某種樣子或角度呈現,會有什麼樣的觀感和反應?

這世上,沒有人能夠徹底了解另一個人,即使對一個在我們眼中單純天真的小孩也一樣。人之複雜,即使最精湛的文筆和畫面,最好的小說或電影都難以真實完整地呈現。寫親子散文集「與小猴喝茶」時,我以孩子出生後六年的成長為紀錄,主要書寫的是一個新手母親的感動與調適,挑選海奕的童年照片時,我很小心,盡量以他的童稚與動人片影為收錄選擇,兒子也知道我寫了他些什麼。書中雖提到一點海奕小時候社交似乎起步較慢,但主要琢墨於一個母親的愛、擔憂與應對,下筆時我儘量避免用「害羞」或「怕生」等標籤字眼,因為我真的不知道,即使孩子在那個年紀暫時沒有對其他小朋友表現出太多興趣,到底是真有社交障礙,還是大腦尚未發育到某個階段。若只因從外在看來,他好像比較不在乎熱鬧人群,但無損他的交友或人際往來,而我就直言他害羞或敏感或甚至發育遲緩,是不是太先入為主的斷定了?

當父母或長輩公開po出孩子說某個動作或表情,或上學因分離焦慮而哭鬧,或拿她或他與兄弟姐妹或其他孩子相比較時,基本上那是大人的主觀挑選(這句話好笑,那個表情可愛),再也不是客觀完整地呈現孩子的真實模樣。雖然,父母可以辯稱:也有貼出孩子可愛正面的照片,已達「平衡報導」;然而,正面與負面都是父母的主觀認定,基本上這樣的父母相信自己握有代言和決定孩子形象的所有權。或許,暴露孩子的可愛,甚至出糗哭鬧發脾氣,比較接近真實生活,也比較容易獲得讀者共鳴,滿足人類窺視他人弱點與隱私的欲望;那樣的暴露之所以有殺傷力,問題出在於文章的類型,如果型態是虛構的(很多小說的人物和情節更衝突、更具爆炸性),即使作者的家人或朋友可以輕易被對號入座,被書寫者依然可以得到某種程度的掩(保)護。然而,真實寫作或社媒分享並沒有這層保護力,照片或貼文裡提到的每個人,都是被坦露無遮的。擁有那隻筆或相機或錄影機,有發文能力的人,就擁有了如何呈現你的絕對權力,這對於沒有回應或自我解釋能力,也沒有發表空間的小孩其實極不公平。

《紐約時報》有一篇相關的報導,對於父母在社媒上分享小孩動態這件事,貼文與被貼文者雙方的看法有很大的差異:http://well.blogs.nytimes.com/2016/03/08/dont-post-about-me-on-social-media-children-say/?_r=0

http://well.blogs.nytimes.com/2016/03/08/dont-post-about-me-on-social-media-children-say/?_r=0

文裡的調查發現,很多小孩不喜歡父母在社媒上分享他們的照片或生活,尤其如果他們的朋友正好也是父母的臉書或instagrm朋友時。至於父母分享的內容,小孩的反應有程度上的不同,比如:父母貼出他們在車後座睡覺、為功課苦惱的照片?他們的反應是:No(不行)。若是分享他們球賽贏球呢?Maybe(或許可以)。那麼,分享她剛剛為了洗衣服或整理房間而跟母親大吵呢?No way!(決不容許)

然而,對於分享小孩的負面照片或動態,父母也持有他們的理由:

「我貼小孩挑食(或訓練他們大小便的過程,或他們鬧脾氣或跟弟弟打架),是希望透過這些分享,提供給有類似情況的朋友解決的方法,或是安慰他們,讓他們知道:我小孩小時候也是這樣,後來都沒事… 」

父母以為他們分享的只是個人育兒的點滴,並沒想到那樣做暴露了孩子的隱私,也缺乏將心比心的同理心。這個世代的小孩本身也是社媒的一份子,嫻熟各種分享工具,試想,若換作他們貼出你在車後座睡覺流口水的影片,或你跟老公吵架的事,你會覺得好笑嗎?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隱私被暴露更是不能承受之重,例如文章中引述,有個女孩,媽媽在她小四時設了個youtube帳號,放她唱歌表演的影片。最近,她國二的班上,有個男同學把影片挖出來播放,結果引起全班哄堂大笑…。

聽聽孩子的心聲:「分享前請徵求我的同意,若沒經過我允許,請不要分享我的生活或關於我的動態。」

當然不免反觀自己,如果呈現孩子的各種情緒與性格是分享的一個角度,那麼,像我這樣,偏重於呈現家人與生活的美好面,較少提及日常裡的困擾或問題,是不是也是一種個人的主觀與偏頗?如此說來,到底是那些基於商業目的或個人真性情,真實袒露甚至醜化家人的作者比較勇敢,比較起來我顯得軟弱,太顧慮著當事人讀到不會受傷或不舒服;抑或,如先生所說這也是正常的:「當你打開家門給人參觀,或請人來作客,一定會比較想呈現出家裡乾淨美好的一面。」(事實也是,雖然有很多家事要做、雜草要拔、家人的健康與安危要擔心,雖然也有想抱怨的時候,但我的生活真的平淡而平順,又在我眼裡,他們父子就是這麼優秀、四季的院子也真是挺美的啊XD)

不管我是忠於(我的)真實、或不夠大膽開放或顧慮太多,無論如何,依然相信,寫散文隨筆不同於小說創作,要議論批判當然可以,但必須盡量理智客觀。對我而言,以愛和善為出發點,尊重周遭的人,遠勝過譁眾取寵。當然啦,我也不希望海奕長大後,得像許多名人的子女,因為被父母當題材消費與剝削,而痛恨父母、心理受創。我既非名人,不必靠出賣孩子打知名度,而那般昂貴的心理諮詢費,恐怕也非我能付得起。

All Materials and Photos Copyright © 2015 unless otherwise noted.